在日常生活中,老人跌倒似乎总被贴上意外的标签,但上海金城护理院的临床数据显示,超过 90% 的老人跌倒都与生理机能衰退、环境隐患等可预防因素相关。70 岁的李大爷就是其中一位——去年冬天,他在家中起身倒开水时,因地面轻微水渍打滑,加上起身时腿部无力,重重摔在地上,导致股骨颈骨折,不仅承受了手术的痛苦,术后康复也花费了近半年时间。李大爷的经历并非个例,背后折射出的是老年群体面临的共性健康风险。
老人易跌倒,根源在生理机能退化
上海金城护理院老年病科主任指出,随着年龄增长,老人身体多系统功能会出现不可逆的衰退,这些变化共同构成了“跌倒风险链”:
1. 平衡与步态:身体稳控系统失灵
老人的平衡功能依赖前庭系统、肌肉力量与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。但60岁后,前庭功能会逐渐退化,加上大脑反应速度变慢,当遇到路面不平、突然转身等情况时,身体无法及时调整姿态;同时,步态稳定性下降会导致步幅变小、步速变慢,像“小碎步”一样行走,稍不注意就容易重心偏移。
2. 感官系统:感知预警能力减弱
视力衰退:老人常出现白内障、黄斑变性等问题,导致视觉分辨率下降 —— 看不清地面的杂物、台阶的高度差,甚至无法准确判断物体的距离,比如把“地毯边缘”误判为“平地”;
听力缺失:部分老人因听力下降,听不到身后的提醒声、地面的异响(如拖鞋打滑声),失去了重要的 “环境预警” 信号,增加了意外发生的概率。
3. 肌肉与骨骼:身体支撑力不足
年龄增长会导致肌肉流失(即“少肌症”),尤其是下肢肌肉力量减弱,老人起身、迈步时会感觉腿软无力;同时,骨骼密度下降、关节软骨磨损(如膝关节骨关节炎),会让老人在站立、行走时关节疼痛,进而改变行走姿势,进一步破坏身体平衡,形成“疼痛 - 姿势变形 - 易跌倒”的恶性循环。
上海金城护理院的守护方案
李大爷在术后转入上海金城护理院进行康复治疗时,护理团队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干预方案,不仅帮助他恢复肢体功能,更从 “根源” 上降低跌倒风险:
康复训练:通过肌力训练(如坐姿抬腿、靠墙静蹲)增强下肢力量,借助平衡垫、步态训练仪改善平衡与步态;
感官辅助:为李大爷适配了防蓝光老花镜和数字助听器,确保他能清晰视物、准确听声;
环境改造指导:建议家属在家中安装扶手(卫生间、卧室床边)、铺设防滑地垫,将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及的高度,减少老人弯腰、踮脚的动作。
经过3个月的康复,李大爷不仅能独立行走,更掌握了“起身慢一点、走路稳一点、遇障停一点”的防跌倒技巧。
温馨提醒
上海金城护理院医生提醒,预防老人跌倒,家属可以从 “日常细节” 入手:
定期带老人进行视力、听力检查,及时更换老花镜、助听器;
在家中避免堆放杂物,保持通道畅通,夜间在卧室、卫生间安装小夜灯;
选择防滑、合脚的鞋子(避免穿拖鞋、高跟鞋),衣物长度不宜过长(防止绊倒);
鼓励老人适当运动(如散步、太极拳),但避免在雨天、雪天等恶劣天气外出。
老人的安全,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。上海金城护理院始终以“专业守护老年健康”为使命,从预防、干预到康复,为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,让老人既能拥有“稳稳的幸福”,也能享受有质量的晚年生活。
如果您家中有老人,或想了解更多老年健康防护知识,欢迎拨打上海金城护理院健康咨询热线,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帮助。
医院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北松公路700号(近中春路)
入住热线:021-31770886
微信关注最新动态
© Copyright 2018 - 2022 上海金城护理院 All Rights Reserved
备案/许可证编号:
沪公网安备31011202014500号
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