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血管病(如脑梗死、脑出血)可能导致吞咽障碍,患者可能出现进食困难、呛咳甚至肺炎等并发症。科学的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,降低风险。
为什么脑血管病会出现吞咽障碍?
脑血管病损伤控制吞咽的神经或肌肉,导致食物难以安全进入胃部,可能误入气道引发感染。早期识别和护理至关重要!
吞咽障碍的常见表现
- 进食时频繁咳嗽或清嗓
- 食物残留在口腔或从嘴角漏出
- 声音变得沙哑或“湿漉漉”
- 体重下降或反复肺部感染
提示:若出现以上症状,需及时就医评估
护理的关键措施
1.调整进食姿势
正确姿势:坐直,头部微微前倾;卧床者抬高床头≥30°。
错误姿势:避免平躺或仰头喂食,以防食物误入气道。
2.选择合适的食物 (**糊状食物)
①硬的变软:将较硬的食品加工变软,如:制成土豆泥、果泥等,便于其咀嚼和吞咽。
②稀的增稠:在液体如水、饮料、果汁、牛奶中加入食品增稠剂,以增加食物的黏稠度,降低食物在咽喉和食管中流动的速度。
③避免异相夹杂:不要把固体和液体混合在一起食用,同时,尽量避免容易液固分相的食物。
④食物应密度均匀,黏性适当,不易松散。通过咽和食管时易变形,在黏膜残留少,并兼顾食物的色、香、味及温度等。
不宜经口进食的食物:
A.易碎、松散或者含皮的食物:如:饼干、烤面包、玉米、坚果和瓜子、薯片、面包皮、面包渣、炒饭等。
B.混合黏度的食物,如:蔬菜汤、含有大块食物的汤、带果粒的酸奶、汤泡饭、碎粥,这些食物同时含有固体和液体,可导致吞咽困难或误吸。
C.黏性大的食物,如:干的土豆泥、花生酱、芝麻酱、糯米、年糕、粽子、糍粑等。这些食物容易粘在口腔或食道上造成残留。
D.带刺或骨头的食物:如鱼、带骨头的鸡肉等。
E.富含纤维素的食物。
F.各种豆类等。
3.喂食技巧
-使用小勺,每口约3-5毫升。
-确认前一口完全吞咽后再喂下一口。
-喂食后检查口腔是否有残留。
4.口腔清洁
进食后及时刷牙或棉棒清洁,预防细菌滋生导致肺炎。
5.康复训练
针对吞咽障碍患者,**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,如进行吞咽器官的运动训练,包括口唇闭锁训练、下颌运动训练、舌部运动训练等,以增强吞咽相关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;感觉刺激训练,通过冰刺激、酸刺激等方式,提高吞咽反射的敏感性等。而上海金城护理院在这方面颇具优势,其拥有经验丰富的康复治疗师团队,会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吞咽功能评估,根据评估结果量身定制康复训练方案。除了上述基础训练外,还会引入吞咽电刺激等辅助训练手段,通过低频电刺激咽喉部肌肉,促进肌肉收缩功能恢复,让康复训练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。同时,康复治疗师会全程跟踪患者的训练情况,根据恢复进度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内容,助力患者逐步改善吞咽功能。
心理支持
脑血管病患者因吞咽障碍常伴有焦虑、抑郁等不良情绪,影响康复进程。家属或护理人员应定期与患者沟通交流,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,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。运用认知行为疗法,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吞咽障碍问题,调整消极心态,树立康复信心。上海金城护理院深知心理支持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,专门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护理人员。这些人员会主动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,通过一对一的心理疏导,帮助患者释放内心的压力与负面情绪。医院还会定期组织吞咽障碍康复成功的患者分享会,让患者们相互鼓励、交流经验,在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和康复的动力。此外,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也会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,用温和的语言和细致的关怀给予患者心理慰藉,让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康复训练。
上海金城护理院个性化方案 + 暖心关怀助力恢复
上海金城护理院作为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,护理院围绕老年人就医特性及需求,设立了多个专业中心,为老年人一站式解决健康、护理问题。在脑血管病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上,医院将专业的康复训练、贴心的心理支持与科学的日常护理相结合,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护理体系。从患者入院后的评估、方案制定,到日常进食护理、康复训练以及心理疏导,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专业与用心。凭借专业的医疗团队、先进的康复设备、舒适的就医环境以及全方位的护理服务,上海金城护理院为脑血管病吞咽障碍患者提供了坚实的康复保障,是患者及其家属值得信赖的选择,助力患者在康复之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医院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北松公路700号(近中春路)
入住热线:021-31770886
微信关注最新动态
© Copyright 2018 - 2022 上海金城护理院 All Rights Reserved
备案/许可证编号:沪ICP备18043980号-2
沪公网安备31011202014500号
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